小农友

药用食用菌的种植技术


小农友 833

三黄菌这个宝贝可不得了,在中医里可是个"网红"级别的药材。种植它其实没想象中那么难,关键是要掌握几个要点。温度要控制在18-25℃之间,太热了它会长得歪瓜裂枣,太冷了又直接罢工。湿度嘛,保持在85%左右最合适,这个数字可能听起来有点抽象,简单说就是感觉像刚下过雨的森林那种湿润感。

培养基的选择也很讲究,我建议用80%的阔叶木屑加上20%的麦麸,这个配方是我试过最靠谱的。接种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消毒,不然杂菌入侵就完蛋了。接种后大约25-30天就能看到菌丝长满培养基了,这时候就可以开始出菇管理。光照方面,三黄菌比较"害羞",喜欢弱光环境,千万别让它晒太阳,否则分分钟给你脸色看。

马桑菌种植技术

马桑菌这家伙特别有意思,它就像个"挑食的小朋友",对生长环境要求特别严格。首先说温度,它最喜欢15-20℃的环境,超过25℃就开始闹脾气不长了。湿度要求更高,得维持在90%左右,这可比三黄菌还要娇气。我有个小技巧,在菇房里放几个湿度计,随时监控,不然一不小心就会全军覆没。

药用食用菌的种植技术-1

培养基配方我摸索了很久,最后发现用桑树枝屑加棉籽壳按7:3的比例混合效果最好。接种后大约20天左右菌丝就能长满,这时候要特别注意通风,每天至少要通风2-3次,每次15分钟。马桑菌还有个特点就是生长周期特别快,从出菇到采收一般只要5-7天,所以一定要盯紧了,不然一不留神就长老了。

鹿茸菇种植栽培技术

鹿茸菇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很高级,其实种植起来也挺有讲究的。它最喜欢的温度是20-28℃,湿度要求80-85%,算是比较"随和"的品种。培养基我推荐用玉米芯和木屑混合,比例大概是6:4,这个配方经济实惠效果又好。接种后大约30-35天菌丝就能长好,这时候要适当增加光照,但也不能太强,就像阴天的亮度就刚刚好。

药用食用菌的种植技术-2

鹿茸菇最特别的是它的生长方式,像鹿角一样分叉生长,特别可爱。采收的时候要注意,一定要在菌盖还没完全展开的时候采,这时候品质最好。我有个朋友就是因为贪心等它长大点再采,结果品质下降了一大截,卖不上价钱,肠子都悔青了。

药用食用菌的种植技术-3

食用菌的种植方法

说到食用菌种植,其实万变不离其宗,关键就是掌握几个基本原则。首先是场地选择,最好是通风良好、水源方便的地方,千万别选低洼地,否则雨季一来就等着哭吧。温度控制要根据具体品种来,但大多数食用菌都喜欢15-25℃这个范围。湿度管理是重中之重,我建议新手可以买个自动喷雾装置,省心又省力。

培养基消毒这个环节绝对不能马虎,我见过太多人在这上面栽跟头了。高压灭菌是最靠谱的方法,如果没有设备,至少也要用沸水煮够时间。接种后要注意观察菌丝生长情况,发现杂菌污染要立即处理,该扔就扔,千万别舍不得。采收时机也很关键,一般来说菌盖展开7-8分时采收最合适。

气候与土壤要求

种蘑菇这事儿,说简单也简单,说难也难,关键是要摸清楚它们的"脾气"。不同品种对气候的要求差别可大了去了,就像北方人和南方人适应能力不一样。大多数药用食用菌都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,温度一般在15-28℃之间徘徊,湿度嘛,基本都要保持在80%以上。你要是住在干燥地区,那可得下点功夫了,天天喷水是免不了的。

土壤方面倒是不用太纠结,因为咱们主要是用培养基种植。不过选址还是要讲究的,最好是背风向阳、排水良好的地方。我见过有人在自家地下室种蘑菇,结果通风不良,长出来的蘑菇都跟营养不良似的。还有啊,周围环境要干净,远离污染源,毕竟这些可是要入口的东西。

品种选择

选品种这事儿就跟找对象一样,得看合不合适。新手我建议从平菇、香菇这些"好脾气"的品种开始练手,等有经验了再挑战那些娇贵的药用菌。三黄菌、马桑菌这些虽然价格高,但是种植难度也大,搞不好就血本无归。

还要考虑当地市场情况,有些品种虽然好种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