阳雀茵,这名字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文艺范儿?其实它是一种经济价值挺高的药用植物,市场需求不小,种植起来也不算太难。今天咱们就来聊聊怎么种好阳雀茵,从选地到采收,手把手教你!
气候与土壤要求
阳雀茵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,最适合生长的温度在15-25℃之间。太冷不行,低于5℃可能直接冻蔫了;太热也不行,超过30℃生长速度会明显变慢。南方地区春秋两季种植比较合适,北方的话可能要搭个小棚子保温。
土壤方面,阳雀茵偏爱疏松、排水好的沙壤土或腐殖土。黏土不行,容易积水烂根。pH值最好在6.0-7.0之间,太酸或太碱都会影响生长。如果你家地偏酸,可以撒点石灰调节一下;偏碱的话,加点腐熟的有机肥就行。
品种选择
阳雀茵的品种不算特别多,但选对品种很关键。目前市面上主要有“青阳1号”和“金阳2号”两个主流品种。
“青阳1号”抗病性强,适合新手,但产量稍低;“金阳2号”产量高,但对水肥管理要求严格,适合有经验的种植户。如果你是第一次种,建议选“青阳1号”,稳一点总没错。
育苗与定植
育苗可以用种子,也可以用扦插。种子发芽率大概70%左右,所以播种前最好用温水泡12小时,提高发芽率。育苗床要整平,覆土别太厚,1厘米左右就行,不然小苗钻不出来。
等苗长到10厘米左右,就可以移栽了。定植时株距保持在30厘米,行距40厘米,别太密,不然通风不好容易生病。移栽后浇透水,头几天注意遮阴,等苗缓过来再正常管理。
水肥管理
阳雀茵喜欢湿润但不耐涝,浇水要“见干见湿”。夏天高温时早晚各浇一次,春秋季2-3天一次就行。千万别大水漫灌,否则根容易烂。
施肥方面,底肥要用足,每亩施腐熟有机肥2000公斤左右。生长期追肥2-3次,可以用复合肥,但别过量,否则容易徒长。开花前可以喷点磷酸二氢钾,促进花芽分化。
修剪与整枝
阳雀茵长得快,不修剪的话容易乱七八糟的。苗期可以摘心1-2次,促进分枝。后期主要剪掉病弱枝、过密枝,保持通风透光。
整枝可以用竹竿或铁丝搭个简易支架,防止倒伏。特别是开花结果期,枝条负重增加,不支撑的话很容易趴地上。
病虫害防治
病虫害是阳雀茵种植的大敌,搞不好可能全军覆没!常见的病害有白粉病、根腐病;虫害主要是蚜虫和红蜘蛛。
白粉病:叶子上一层白粉,严重时整株枯萎。防治方法:发病初期喷施50%多菌灵800倍液,7天一次,连喷2-3次。平时注意通风,别太密植。
根腐病:浇水过多或排水不良容易得。发现病株立刻拔除,病穴撒石灰消毒。预防可以用恶霉灵灌根。
蚜虫:这些小东西吸汁液,还传播病毒。可以用10%吡虫啉2000倍液喷雾,或者挂黄板诱杀。
红蜘蛛:高温干燥时爆发,叶子背面有小红点。防治用阿维菌素或螺螨酯,记得喷到叶背。
采收与储存
阳雀茵一般在开花后1个月左右采收。采收时选择晴天上午,用剪刀剪取地上部分,别连根拔,这样还能再发新枝。
采收后要及时晾晒,晒到含水量10%以下才能储存。储存时放在干燥通风处,最好用编织袋装,别用塑料袋,否则容易发霉。如果量大,可以考虑烘干机,效率更高。
请问什么是羊肠菌
哎,说到羊肠菌,可能有些朋友会懵——这跟阳雀茵有啥关系?其实它俩没啥关系,纯粹是名字有点像,经常被搞混!
羊肠菌(也叫羊肚菌)是一种珍贵的食用菌,因为菌盖长得像羊肚而得名。它营养丰富,口感鲜美,市场上卖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