旱地直播技术说白了就是不用水田,直接在旱地上种水稻的方法。这技术可真是省水小能手,特别适合那些缺水的地方。具体操作就是把种子直接播在旱地里,等下雨或者少量灌溉就能发芽生长。不像传统水稻种植那样需要长期泡在水里,这技术能省下30%-50%的水呢!
目前玩得最溜的国家要数中国、印度、巴西这些农业大国。咱们中国主要在北方干旱地区推广,像河南、山东这些地方用得比较多。印度因为水资源紧张,也在大力推广。巴西嘛,他们地广人稀,用这技术特别适合大规模机械化种植。
不过说实话,这技术也不是万能的。产量一般比传统水田低个10%-20%,而且对土壤要求比较高,得是那种保水性好的地才行。但考虑到能省那么多水,这点产量损失我觉得还是可以接受的。现在农科院还在研究改良品种,说不定过几年产量就能赶上传统种植了。
水稻下茬种玉米行吗?要注意什么问题呢
这个问题问得好!水稻收完接着种玉米,理论上完全可行,但实际操作中得注意几个关键点。首先得看你们那儿的无霜期够不够长,要是水稻收完没多久就霜冻了,那玉米肯定长不好。南方地区这样轮作问题不大,北方就得算准时间了。
土壤处理特别重要!水稻田长期泡水,土壤容易板结。建议收完水稻后先晒田7-10天,然后深翻一次,最好能施些有机肥改善土壤结构。我见过不少农户急着种玉米,结果苗子长出来黄不拉几的,就是因为土壤没处理好。
品种选择也有讲究。要选那些生长期短的玉米品种,比如90天左右就能成熟的。现在市面上有些特早熟品种就是为这种轮作模式培育的。病虫害防治要格外上心。水稻田里残留的病菌可能会祸害玉米,所以播种前最好做下土壤消毒。
水稻种植时间是什么时候 水稻种植技术要点
说到种水稻的时间,这可是门学问!南方和北方差别大了去了。像我们华南地区,早稻3月就得下种,晚稻7月左右。长江流域一般4-5月播种,东北更晚,要等到5月下旬。具体哪天最合适?得看当地气温稳定在12℃以上才行。
技术要点嘛,我总结了几条血泪经验:第一,育苗别贪多,密度太大苗子会徒长。第二,插秧深度2-3厘米最合适,太深了影响分蘖。第三,水管理要"前浅、中晒、后湿润",千万别一直泡着。第四,追肥要少量多次,特别是穗肥特别关键。
说到穗肥,有个小窍门:在抽穗前7-10天施一次钾肥,能让稻穗更饱满。这个时机把握很重要,太早太晚效果都打折扣。我第一年种水稻就吃过这个亏,结果产量比别人少了将近两成,现在想起来还心疼呢!
气候与土壤要求
种水稻和玉米,气候和土壤可是基础中的基础。先说水稻,这家伙是个"热水壶",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。最适生长温度在25-35℃之间,要是低于15℃基本就停止生长了。光照也得充足,每天至少要有6小时以上的直射光。
玉米呢,虽然也喜欢温暖,但比水稻耐旱一些。发芽需要地温稳定在10℃以上,生长期间最怕连续阴雨,容易得病。有意思的是,玉米在昼夜温差大的地方往往长得更好,糖分积累更多。
土壤方面,水稻喜欢黏性土,保水性好。pH值在6-7之间最理想。玉米就随和多了,沙壤土、黏土都能种,但最怕积水,所以排水一定要好。我见过有人在低洼地种玉米,一场大雨全泡汤了,那叫一个惨。
品种选择
选品种这事儿,真不能光看广告吹得多好。得结合当地条件来。水稻品种主要分三类:籼稻、粳稻和杂交稻。南方湿热地区适合种籼稻,北方适合粳稻。杂交稻产量高但得年年买种子,自己留种会退化。
玉米品种更是五花八门。按用途分有饲料型、鲜食型、加工型;按成熟期分有早熟、中熟、晚熟。新手建议先种早熟品种,风险小。最近几年转基因抗虫玉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