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农友

芋艿种植技术


小农友 719

种芋头这事儿吧,说简单也不简单,说难也不难,关键是要注意几个要点。首先啊,选种特别重要,就跟找对象似的,得挑个"好人家"。要选那些个头均匀、无病无伤的种芋,最好是从正规渠道购买。我有个朋友图便宜买了些劣质种芋,结果种出来全是歪瓜裂枣,气得他直跺脚。

其次就是整地了,芋头这家伙特别挑食,喜欢松软肥沃的土壤。建议在种植前一个月就要深翻土地,深度至少30厘米,顺便施足基肥。我一般会用腐熟的农家肥,大概每亩2000-3000公斤,再配合一些复合肥。记住啊,千万别用生肥,不然芋头会"烧根"的。

种植密度也是个技术活,太密了长不开,太稀了又浪费地。我建议行距60-70厘米,株距30-40厘米比较合适。种的时候要把芽眼朝上,覆土5-7厘米就行。种完记得浇透水,但别浇成"鱼塘"啊!

如何高产种植芋头?

想要芋头高产,那可得下点功夫。首先说说水肥管理,芋头是个"大水牛",特别爱喝水,但也不能让它"泡澡"。我一般保持土壤湿润但不积水,特别是块茎膨大期,水分要充足。施肥要分阶段来,前期以氮肥为主促进叶片生长,中后期增施磷钾肥帮助块茎膨大。

芋艿种植技术-1

温度管理也很关键,芋头最怕冷了,15℃以下就停止生长。我建议在气温稳定在20℃以上再种植,遇到倒春寒可以盖地膜保温。光照方面,芋头喜欢充足阳光,但夏天太晒时也要适当遮阴,不然叶子会晒伤。

还有个秘诀就是中耕培土,这个很多新手容易忽略。在芋头生长期间要培土2-3次,每次培土5-10厘米,这样能促进块茎形成和膨大。我去年试验了一块地,认真培土的比不培土的产量高了近30%,效果特别明显。

芋艿种植技术-2

毛芋头种植技术和种植时间

毛芋头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芋艿,种植时间很有讲究。在南方地区,一般2-3月就可以种了;北方要等到4-5月,地温稳定在15℃以上才行。我建议新手可以先少量试种,摸清当地气候规律再扩大面积。

种植前要把种芋处理好,可以先用50%多菌灵800倍液浸泡20分钟消毒,晾干后再种。种植深度以5-8厘米为宜,太深了出苗慢,太浅了容易倒伏。出苗后要及时查苗补苗,保证田间整齐度。

毛芋头特别容易得软腐病,这个要重点防治。我的经验是轮作很重要,最好和水稻、玉米等禾本科作物轮作3年以上。平时要注意排水,雨后及时中耕松土。如果发现病株要立即拔除,并用生石灰消毒病穴。

气候与土壤要求

芋艿是个典型的"南方姑娘",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。最适宜的生长温度是25-30℃,低于15℃就停止生长,霜冻直接要命。年降雨量最好在1500-2000毫米,但也不能天天泡在水里,否则容易烂根。

土壤方面,芋艿喜欢疏松肥沃、保水保肥的沙壤土或壤土,pH值5.5-6.5最合适。重黏土要改良,可以掺沙子或稻壳;沙质土要多施有机肥提高保水性。我去年在黏土地种芋艿,提前半年掺了稻壳和腐熟粪肥,结果长得特别好。

品种选择

常见的芋艿品种有红芽芋、白芽芋、九头芋等。红芽芋产量高但口感稍粗;白芽芋品质好但产量略低;九头芋分蘖多适合密植。新手建议先种白芽芋,虽然产量不是最高,但管理相对简单,市场销路也好。

选种时要挑大小适中(50-80克)、芽眼饱满、无病无伤的种芋。千万别贪便宜买劣质种芋,我吃过这个亏,种出来的芋头又小又丑,卖都卖不出去。有条件的话,最好自己留种,选择生长健壮的植株留种。

育苗与定植

南方可以直接大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