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农友

大气菌的种植技术


小农友 691

说到种菌菇,其实挺有意思的,就像在玩一场精密的生物实验。首先得选对地方,菌菇最怕阳光直射,所以最好找个阴凉通风的地方。我有个朋友在自家地下室种,结果因为太潮湿长了一堆霉菌,把菌菇都给挤兑死了,你说惨不惨?

菌菇种植分几个关键步骤:基质准备、灭菌处理、接种、发菌管理和出菇管理。基质可以用木屑、棉籽壳、玉米芯这些,但一定要记得灭菌!我见过有人偷懒直接用生料,结果长出来的全是杂菌,那场面简直惨不忍睹。灭菌可以用高温蒸汽,100℃蒸个4-6小时就差不多了。

接种后要保持25℃左右的温度,湿度控制在60-70%。等菌丝长满基质后,就可以刺激出菇了。这时候要降温到15-20℃,增加光照和通风,湿度提高到85-90%。记住啊,喷水要像下毛毛雨那样轻柔,直接大水冲会把小菇蕾都冲掉的!

大气菌的种植技术-1

几根玉米杆就能种菌类,种植菌类需要注意什么呢?

老话说得好,"几根玉米杆,能种一筐菇",这话还真不假!玉米杆确实是种菌类的好材料,便宜又好找。但是啊,新手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把种菌想得太简单了。我见过有人直接把玉米杆堆在墙角撒点菌种就等着收菇,结果等来的是一堆发霉的杆子...

用玉米杆种菌类,首先得处理好原料。新鲜的玉米杆要晒干,然后粉碎成2-3厘米的小段。这里有个小技巧:可以加20%左右的麦麸或米糠,这样营养更均衡。灭菌这一步千万不能省!可以用石灰水浸泡24小时,或者用沸水煮30分钟。

接种时要确保环境干净,最好在接种箱或酒精灯旁操作。接种后把料袋放在阴凉通风处,温度保持在22-26℃。等菌丝长满后,就可以开口出菇了。这时候要特别注意湿度管理,太干了不出菇,太湿了容易烂。建议买个湿度计,保持在85-90%最理想。

请问鸡腿菇如何进行人工栽培的技术要点?

鸡腿菇这玩意儿长得确实像鸡腿,吃起来也特别鲜美,现在市场上价格可不便宜呢!想种好鸡腿菇,得掌握几个关键点。它是个"吃土"的菇类,必须用覆土栽培,这点和平菇、香菇很不一样。

栽培料配方很关键,我常用的配方是:棉籽壳78%、麦麸20%、石膏1%、石灰1%。拌料时含水量控制在65%左右,就是手握一把料,指缝间有水但不滴下来的程度。灭菌要彻底,常压灭菌至少8小时以上。

接种后发菌阶段要保持25-28℃,等菌丝长满料就可以覆土了。土要用田园土加30%的稻壳炭,调成pH7.5-8.0。覆土厚度3-5厘米,太薄了保湿不好,太厚了出菇慢。覆土后要保持土壤湿润,等菌丝爬上土面就可以降温到16-20℃刺激出菇了。

出菇期间每天要通风2-3次,但别让风直接吹到菇体上。采菇要趁菌盖还没完全展开时采收,这时候品质最好。采完一潮菇后,要让菌床休息3-5天,补点营养水,很快就能出第二潮了。

杨树菇栽培时间,栽培方法,注意事项

杨树菇又叫茶树菇,是个挺娇气的菇种,但价格高啊,值得花心思种!最适合栽培的时间是春秋两季,温度在15-25℃时长得最好。夏天太热容易烂袋,冬天太冷长得慢,新手最好避开这两个季节。

栽培方法上,杨树菇喜欢木质素含量高的材料。我常用的配方是:木屑77%、麦麸20%、糖1%、石膏1%、石灰1%。这里有个小秘诀:用陈年的木屑比新鲜的好,因为新鲜木屑可能有抑制菌丝生长的物质。拌料含水量控制在60-65%,太湿了容易污染。

装袋灭菌后,接种量要比其他菇类多一些,建议5-7%。发菌阶段要保持黑暗环境,温度控制在24-26℃。等菌丝长满袋后,可以开口出菇了。这时候要增加散射光,湿度保持在85-90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