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农友

周年种植猴头菇技术


小农友 851

说到猴头菇种植,首先得聊聊它的"口粮"问题。你知道吗,这玩意儿可不是随便什么料都能喂饱的!我见过不少新手种植户,一上来就用普通木屑,结果菇长得跟营养不良似的,那叫一个惨。

最靠谱的原料配方是这样的:阔叶树木屑78%(杨木、柳木都行,千万别用松柏类,那玩意儿有毒!),麦麸20%,白糖1%,石膏粉1%。这个比例我用了好几年,效果杠杠的。不过要注意啊,木屑得提前发酵处理,不然容易长杂菌。我一般会堆起来发酵15-20天,中间翻堆3-4次,直到闻到一股淡淡的酒香味就差不多了。

还有个省钱小妙招:可以加10%-15%的玉米芯粉替代部分木屑,成本能降不少。但千万别贪多,否则产量会受影响。记得去年有个老乡为了省钱用了30%玉米芯,结果出菇量直接腰斩,哭都没地方哭去!

猴头菇种植技术与管理

管理猴头菇就跟养孩子似的,得细心!先说温度,这货可娇气了,菌丝生长阶段25℃左右最舒服,出菇期得降到18-20℃。夏天特别容易出问题,我有次温度没控制好,一棚菇全成了"小老头",又瘦又小,根本卖不上价。

周年种植猴头菇技术-1

湿度管理更是门学问。菌丝生长期60%-65%就行,但出菇期得飙到85%-90%。我建议买个湿度计,别靠感觉!有个小技巧:早晚各喷一次水,但千万别直接往菇体上喷,要从侧面喷向地面和墙壁。见过有人图省事直接喷菇,结果第二天全烂了,那叫一个心疼!

周年种植猴头菇技术-2

通风也很关键,特别是出菇期。二氧化碳浓度高了,菇柄就会变得特别长,跟豆芽菜似的。我一般早晚各通风半小时,但要注意别让风直接吹到菇体上。去年冬天有个种植户为了保温不通风,结果一棚菇全畸形了,血本无归啊!

猴头菇的栽培技术

栽培猴头菇最讲究的就是细节!先说菌袋制作,袋子一般用17×33cm的聚丙烯袋,装料要松紧适度。太紧了菌丝长得慢,太松了容易污染。我习惯装到袋口留5cm左右,然后套上颈圈塞棉花。这个步骤看似简单,但新手往往不是装太满就是塞不紧。

灭菌环节绝对不能马虎!常压灭菌要100℃保持8-10小时,高压灭菌121℃保持2小时。我有次偷懒少蒸了1小时,结果三分之一的袋子都长绿霉了,损失好几千块。灭菌后要等温度降到30℃以下再接种,不然菌种会被烫死。

发菌期管理也很重要。温度保持在25℃左右,避光培养。一般25-30天菌丝就能长满袋。这时候千万别急着出菇,要再等7-10天让菌丝充分成熟。见过不少心急的种植户,菌丝刚长满就催菇,结果产量低得可怜。记住啊,种菇急不得!

气候与土壤要求

猴头菇这玩意儿对环境挺挑的!先说气候,它最喜欢的是温凉湿润的环境。理想温度在15-25℃之间,超过28℃就蔫儿了,低于10℃又长得慢。湿度要保持在85%左右,太干了菇会开裂,太湿了又容易烂。我建议新手最好选春秋两季种植,避开极端天气。

土壤方面倒是不太挑,但栽培场所一定要选好。最好是通风良好、能遮阴的塑料大棚或者简易菇房。地面要平整,最好铺层石灰消毒。记住千万别选低洼地,雨季一来准淹水!去年我邻居不信邪,非要在低处建棚,结果一场大雨全泡汤了。

品种选择

现在市面上的猴头菇品种多得让人眼花缭乱!我建议选"猴头99"或者"长白山1号",这两个品种抗病性强,产量稳定。千万别图新鲜买那些所谓的"新品种",很多都是炒概念的,实际种植效果可能还不如老品种。

买菌种一定要找正规厂家!我吃过亏,贪便宜买了小作坊的菌种,结果污染率高达40%。正规菌种每支价格可能在2-3块钱,但污染率能控制在5%以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