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位蒜农朋友们,想要种出高产大蒜可不是随便挖个坑埋下去就完事了。首先得选对品种,像我们这边最受欢迎的就是"紫皮蒜"和"白皮蒜",产量高、抗病性强。种植密度也很关键,行距20-25厘米,株距10-15厘米比较合适,太密了容易生病,太稀了又浪费土地。
说到施肥,我可是吃过亏的。以前觉得多施肥肯定长得壮,结果蒜头反而变小了。现在学乖了,基肥用腐熟农家肥3000-4000公斤/亩,配合复合肥50公斤。追肥分三次:出苗后、蒜头膨大初期和中期各一次。记住啊,氮肥不能过量,否则光长叶子不长蒜头!
浇水也是个技术活。大蒜喜欢湿润但不耐涝,特别是蒜头膨大期要保持土壤湿润。我们这儿有个老农说"大蒜喝饱水,蒜头大如拳",但千万别积水,否则烂根给你看。收获前15天要停止浇水,这样蒜头才耐储存。
大蒜高产种植技术
说到病虫害防治,这可是决定产量的关键环节。我去年种的那片蒜地,要不是及时发现叶枯病,差点全军覆没。大蒜常见病害有叶枯病、锈病、白腐病等。预防为主,治疗为辅,这是我的经验之谈。
具体防治措施要记牢:播种前用50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30分钟;发病初期用70%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,7-10天一次,连喷2-3次。虫害方面,主要是蒜蛆和蓟马,可以用5%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灌根或喷雾。
有个小窍门分享给大家:大蒜和韭菜轮作可以减少病虫害发生。我发现早上露水干后打药效果最好,下午太晚打药容易导致夜间湿度过高加重病害。打药时一定要均匀,叶子正反面都要喷到,别偷懒只喷一面哦!
秋播大蒜地膜覆盖栽培技术
地膜覆盖种大蒜,这个技术在我们这儿越来越流行了。去年我试种了半亩,产量比普通种植高出30%!具体操作是这样的:9月下旬到10月上旬播种最合适,播种前深耕25-30厘米,整平耙细后覆盖黑色地膜。
地膜选择有讲究,黑色地膜能抑制杂草,银色地膜可以驱避蚜虫。覆盖时要拉紧铺平,边缘用土压实。播种时按株行距打孔,每孔放1-2瓣蒜种,覆土2-3厘米。记住啊,蒜瓣要直立插入,尖头朝上,这样出苗整齐。
地膜覆盖最大的好处是保温保湿,秋冬季不怕冻害,还能减少浇水次数。来年春天蒜苗长得特别壮实,蒜头也比普通种植的大一圈。不过要注意,4月中下旬气温升高后要及时揭膜,否则地温过高反而影响蒜头生长。揭膜后记得追一次肥,保证蒜头膨大需要的营养。
气候与土壤要求
大蒜这家伙挺挑地方的,喜欢凉爽干燥的气候。生长适温12-25℃,超过26℃就蔫了吧唧的。我们这儿有句老话:"大蒜不怕冷,就怕热浪蒸"。冬季能耐-5℃低温,但幼苗期遇到持续低温容易冻伤。
土壤方面,大蒜最爱疏松肥沃的沙壤土。pH值6.0-7.0最合适,太酸了长不好。我有个邻居非要在黏土地上种蒜,结果蒜头小得跟花生米似的。如果土壤偏黏,可以掺些河沙改良;偏酸的话,每亩撒50-75公斤石灰调节。
品种选择
新手种蒜最容易犯的错就是随便买种蒜。市面上品种五花八门,要根据当地气候选合适的。北方地区推荐"苍山大蒜"、"金乡大蒜",耐寒性强;南方可以选"温江大蒜"、"彭州大蒜",耐湿热。
买种蒜时要挑蒜瓣饱满、无病斑的。有个小技巧:把蒜头掰开,看蒜瓣底部有没有发黑或霉点。我去年图便宜买了些处理蒜种,结果出苗率还不到50%,亏大了!
育苗与定植
虽然大蒜可以直接播种,但我建议新手先育苗再移栽,成活率更高。育苗床要选向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