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农友

6米拱棚姜种植技术


小农友 743

说到种姜的棚子,咱们得好好算算这笔账。两米小拱棚和大六米棚,材料用量差别可大了去了!先说说两米小拱棚,这种适合小规模种植或者试验田,一般用直径2厘米的竹竿或者镀锌钢管做骨架,每根长度3米左右,间隔1米一根,一亩地大概需要200根。塑料薄膜用0.08毫米厚的聚乙烯膜,一亩地大概需要150公斤。

现在重点说说6米大拱棚,这可是专业种植户的最爱。骨架要用直径3厘米的镀锌钢管,每根长度8米,间隔1.5米一根,一亩地需要80-100根。塑料薄膜要用0.12毫米厚的长寿无滴膜,一亩地需要200-250公斤。还有地锚、压膜线这些配件,一亩地大概要花2000元左右。说实话,前期投入不小,但长远来看,大拱棚保温效果好,管理方便,产量能提高30%以上,绝对值得投资!

反季节生姜种植技术

反季节种姜?听起来有点玄乎是吧?但这事儿还真能成!关键就在于控制好温度和湿度。首先得选对品种,"鲁姜一号"和"川姜二号"这两个品种比较耐寒,适合反季节种植。时间上,一般选择9-10月份播种,来年3-4月份就能收获,正好赶上生姜价格最高的时候。

技术要点来了:第一,必须用大棚,最好是双层膜,夜间温度不能低于15℃。第二,土壤要提前消毒,可以用石灰氮闷棚,杀灭土传病菌。第三,浇水要特别注意,反季节种植蒸发量小,一周浇一次就够了,千万别积水。第四,追肥要勤施薄施,建议用腐殖酸水溶肥,每10天一次。我认识一个老农,去年反季节种了2亩姜,虽然管理累点,但卖的价格是平时的3倍,笑得合不拢嘴!

6米拱棚姜种植技术-1

生姜的种植技术及肥料使用方法有哪些?

种姜这事儿,肥料用对了事半功倍!先说基肥,每亩要用腐熟农家肥3-5吨,配合50公斤过磷酸钙和20公斤硫酸钾,翻地前一次性施入。记住啊,千万别用没腐熟的鸡粪,会把姜种烧坏的!

追肥分三个阶段:苗期(出苗后20天)用高氮肥,每亩10公斤尿素;旺长期(分枝期)用平衡肥,每亩15公斤复合肥;膨大期(块茎形成期)用高钾肥,每亩20公斤硫酸钾。有个小窍门,叶面喷施0.3%的磷酸二氢钾,能让姜块长得更结实。对了,现在流行生物刺激素,比如海藻精、氨基酸这些,虽然贵点,但效果确实不错,特别是遇到连续阴雨天的时候。

生姜的种植方法和管理技术

种姜看似简单,里面的门道可多了!先说播种,姜种要选饱满无病的,每块保留1-2个芽眼,重量在50-70克最佳。播种前用多菌灵浸泡30分钟消毒,晾干后再种。株行距建议25×60厘米,每亩用种量300-400公斤,别太密,否则后期通风不好容易生病。

6米拱棚姜种植技术-2

管理上最关键是水分控制,生姜既怕旱又怕涝,土壤湿度保持在60-70%最合适。有个土办法:抓一把土,能捏成团,落地能散开,这个湿度就刚刚好。中耕除草要勤快,但注意别伤到根系。到了7-8月份高温季节,一定要做好遮阳,可以在棚膜上喷遮阳剂,或者盖遮阳网。我见过不少新手种姜失败,八成都是水分管理没做好,要么旱死了,要么烂根了,心疼啊!

气候与土壤要求

6米拱棚姜种植技术-3

种姜这事儿,老天爷的脸色可得看准了!生姜最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,生长适温在25-30℃之间,低于15℃就停止生长,遇到霜冻直接完蛋。所以啊,北方种姜必须有大棚,南方露天种植也得选对季节。湿度方面,空气相对湿度70%-80%最理想,太干了长不好,太湿了又容易生病。

土壤可是生姜的"大床",必须收拾舒服了。首选疏松肥沃的沙壤土,pH值5.5-7.0之间。有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