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要种出高产量的韭黄,老铁们可得掌握几个关键技巧!选对品种很重要,像"四季青"、"金条"这些品种产量都不错。育苗时要特别注意温度,25℃左右最合适,太冷太热都不行。我有个朋友就是没注意这个,结果苗子长得跟豆芽似的,笑死。
施肥也是个技术活,建议用腐熟的农家肥打底,配合复合肥追施。记住要少量多次,就像我们吃饭一样,不能一次吃太多。浇水要见干见湿,千万别让地里积水,不然韭黄会烂根。对了,遮光处理一定要做好,这可是韭黄变黄的关键!
韭黄是如何种出来的?
说到韭黄是怎么种出来的,其实挺有意思的。首先得把韭菜种子泡一泡,等它们冒出小白芽就可以播种了。播种后要盖上一层薄土,就像给它们盖被子一样。等小苗长到15厘米左右,就要开始遮光处理了。
遮光的方法很多,可以用黑色塑料膜,也可以用遮阳网。我见过最绝的是用瓦片盖的,效果居然也不错!遮光期间要特别注意通风,不然容易生病。大概20天左右,就能看到金灿灿的韭黄冒出来了。这时候揭开遮光物,让它们见见阳光,颜色会更漂亮。
韭黄是怎么种出来的
种韭黄分这么几步:整地→播种→育苗→定植→遮光→采收。整地时要深耕细耙,把土块都打碎。播种前最好用温水浸种6-8小时,这样出苗快。育苗期间要保持土壤湿润,但别太湿,否则容易烂根。
定植时要保持株距15-20厘米,太密了影响生长。遮光处理是关键中的关键,一定要在韭菜长到一定高度时开始。采收前3天要适当浇水,这样韭黄会更嫩。记住采收要用剪刀,别直接拔,会伤到根系的。我第一年种的时候就是直接拔,结果第二年产量少了一半,血亏啊!
气候与土壤要求:
韭黄喜欢凉爽的气候,15-25℃最适宜。土壤要选排水好的沙壤土,pH值6.0-7.5。记住千万别在低洼地种,一下雨就完蛋。
品种选择:
新手建议选抗病性强的品种,金条韭黄"、"四季青"。这些品种产量稳定,管理起来也简单。
育苗与定植:
育苗床要整平,播种后覆土1厘米。出苗后保持适当间距,太密了容易生病。定植前要炼苗3-5天,让苗子适应外界环境。
水肥管理:
浇水要"见干见湿",别让土壤太湿。施肥要氮磷钾配合,前期多氮,后期多钾。记住采收前10天别施肥,否则会有异味。
修剪与整枝:
要及时去掉老叶和病叶,保持通风。如果长得太密,要适当疏株。整枝时注意别伤到生长点。
病虫害防治:
重点来了!韭黄最容易得锈病和灰霉病。锈病可以用25%粉锈宁1500倍液防治,灰霉病用50%多菌灵800倍液。虫害主要是韭蛆,可以用90%敌百虫1000倍液灌根。预防为主,定期喷药很关键!
采收与储存:
采收要在清晨进行,这时候品质最好。采收后要尽快冷藏,温度控制在0-2℃。储存时注意别挤压,最好竖着放。建议现采现卖,储存时间别超过一周。
种韭黄是个细致活,要有耐心。刚开始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,别灰心,慢慢来。祝大家都能种出金灿灿的好韭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