嘿,各位想种地藕的朋友们看过来!作为一个种了5年地藕的老农民,今天给大家唠唠这个"土里藏金"的技术活。先说气候要求,地藕这家伙可娇气了,最喜欢15-25℃的温度,太冷不长个,太热容易烂根。土壤嘛,得选那种疏松肥沃的沙壤土,pH值6.0-7.5最合适。记得去年我那块偏酸的地,种出来的地藕又小又丑,后来撒了石灰改良才见好。
品种选择可是门学问!新手建议从"白玉藕"、"紫金藕"这些常见品种入手,抗病性强好养活。育苗时要特别注意,种子得先用50℃温水泡15分钟消毒,这个步骤千万不能省!我邻居老张去年图省事直接下种,结果苗期就遭了立枯病,整块地都废了。定植间距保持30×40cm,太密了容易生病,太疏了又浪费地。
地参(虫草参)营养价值有哪些?地参(虫草参)药用价值
说到地参啊,这可是个宝贝!我们老家都叫它"穷人的人参",营养价值一点不含糊。每100克含蛋白质2.3克,膳食纤维3.4克,最厉害的是含有18种氨基酸,其中7种是人体必需的。记得我奶奶总说"冬吃地参,夏吃姜,不用医生开药方",虽然夸张了点,但确实有道理。
药用价值这块更不得了!现代研究发现它含有的虫草素能增强免疫力,我们村李大爷化疗期间天天喝地参汤,白细胞愣是没掉下来。对降血糖、降血脂也有辅助作用,不过糖尿病患者要控制量哦。最神奇的是它还能抗疲劳,我去年收麦子时每天喝地参泡水,干活都比别人有劲。但要注意,体质燥热的人别吃太多,容易上火,别问我怎么知道的...
地葫芦栽培技术
地葫芦这玩意儿特别有意思,长得像葫芦却埋在土里。先说个冷知识:它和地藕是近亲,但比地藕好伺候多了!最适合的温度是18-28℃,对土壤要求也不高,只要别是黏性太大的土就行。我去年在院墙边随手种了几棵,没想到长得特别好,现在全家都吃不完。
栽培关键在整枝!主蔓长到1米左右就得打顶,促进侧枝生长。我有个小窍门:在开花期喷点红糖水,坐果率能提高30%。水肥管理要"少吃多餐",每周施一次稀释的有机肥,比一次性猛施肥效果好多了。对了,地葫芦特别爱招蚜虫,我发现用烟丝泡水喷效果不错,还环保。采收要等表皮变硬,太嫩了不耐储存,去年我急着收,结果一半都烂在地窖里了。
病虫害防治这块要重点说说,地藕最怕的就是软腐病和根结线虫。软腐病发病时叶子会突然蔫吧,像被开水烫过一样。预防要用噻菌铜灌根,发病后赶紧把病株连土挖走。根结线虫更讨厌,会在根上结一堆小瘤子。我试过种前用石灰氮消毒土壤,效果不错。虫害方面,斜纹夜蛾是头号敌人,建议挂诱虫灯配合苏云金杆菌喷雾,比打农药安全多了。记住啊,防大于治,平时多观察,发现问题早处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