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位蒜农朋友们,今天咱们就来唠唠大蒜种植那些事儿。说实话,种大蒜这事儿说简单也简单,说难也难。首先得选对地方,大蒜这玩意儿特别挑地方,喜欢阳光充足、排水良好的地块。我有个朋友去年把大蒜种在低洼地,结果一场雨下来全泡汤了,那叫一个心疼啊!
土壤最好是疏松肥沃的沙壤土,pH值在6.0-7.0之间最合适。要是土壤太黏重,可以掺些沙子改良。种植前一定要深耕细作,把地整得平平整整的,就像咱们铺床一样,得把"床"铺舒服了,大蒜才能长得好。
播种时间很关键,北方一般在9月下旬到10月上旬,南方可以稍晚些。记住啊,宁可早种不要晚种,因为大蒜需要经过低温春化才能形成蒜头。我去年就犯了这个错误,种晚了,结果长出来的都是独头蒜,卖相特别差。
怎样种蒜的正确过程
来来来,咱们详细说说种蒜的正确打开方式。首先得选种,要挑那些个头大、蒜瓣饱满、无病虫害的蒜头。我建议买正规种蒜,别图便宜用商品蒜,那玩意儿产量能差一大截呢!
播种前把蒜头掰成单瓣,但别把底部的茎盘弄坏了。然后用药剂浸泡消毒,可以用50%多菌灵500倍液泡个20分钟,晾干后再种。这个步骤特别重要,能预防很多病害,千万别偷懒啊!
种植密度要掌握好,行距20厘米左右,株距10厘米,播种深度3-5厘米。太深了出苗困难,太浅了容易冻伤。种的时候蒜瓣要直立插入土中,尖头朝上,别倒着种,不然长出来的蒜苗都是歪的,看着就闹心。
种完后要浇透水,然后覆盖一层稻草或地膜保温保湿。特别是北方地区,不覆盖的话冬天容易冻死。等开春气温回升到5℃以上,大蒜就开始蹭蹭往上长了!
紫皮大蒜如何种植才能高产?
说到紫皮大蒜,这可是市场上的香饽饽,价格比白蒜高不少。但要种出高产优质的紫皮大蒜,可得下点功夫。首先品种要选对,像"紫皮早蒜"、"紫皮大蒜王"这些品种都不错,我去年种的"紫皮大蒜王",亩产达到了2000多斤呢!
紫皮大蒜对肥水要求更高,基肥一定要足。每亩施腐熟有机肥3000-4000公斤,再加50公斤复合肥。追肥要分三次:返青期、蒜薹生长期和蒜头膨大期各追一次。记住啊,蒜头膨大期要多施钾肥,这样蒜头才能长得又大又结实。
水分管理也很关键,紫皮大蒜既怕旱又怕涝。特别是抽薹前后,一定要保持土壤湿润,但千万别积水。我有个小窍门,就是看大蒜叶子,如果叶子有点蔫了,就赶紧浇水。
采收时机要把握好,一般在蒜叶开始发黄、蒜薹弯曲时就可以采收了。采收后要晾晒3-5天,让表皮干燥。储存时要放在通风阴凉处,温度控制在0℃左右,湿度不要超过70%,这样能储存小半年呢!
气候与土壤要求
大蒜是个挺娇气的作物,对生长环境要求可不低。它喜欢凉爽的气候,生长适温在12-26℃之间。太热了不行,超过30℃就停止生长;太冷了也不行,零下5℃以下容易冻伤。所以啊,选择种植时间特别重要,要避开极端天气。
土壤方面,大蒜最怕的就是积水。我见过不少新手把大蒜种在低洼地,结果一场雨下来全烂根了。理想的土壤是那种你抓一把在手里,能捏成团但轻轻一碰就散开的沙壤土。要是土壤太黏重,可以掺些河沙或者腐熟的有机质改良。
pH值也很关键,最好在6.0-7.0之间。太酸了容易得病,太碱了又影响养分吸收。要是不知道自家地里的pH值,可以去农资店买个简易测试仪,几十块钱的事儿,但能帮你省下不少麻烦。
品种选择
选品种这事儿可不能马虎,得根据当地气候和市场需求来。北方地区适合种"白皮大蒜"、"狗牙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