双孢菇,也就是咱们常说的白蘑菇,可是个娇贵的主儿,对环境要求挺高的。首先得选对地方,最好是通风好、遮光强的温室或者大棚。温度得控制在16-22℃之间,太高了容易长杂菌,太低了又长得慢。湿度嘛,得保持在80%-90%,太干了菇盖容易开裂,太湿了又容易烂根。
土壤得选疏松透气的,最好是腐殖质丰富的培养料,比如稻草、麦秸、玉米芯这些,发酵好了再用。发酵可是个技术活,得堆个20天左右,中间还得翻几次堆,不然容易发霉。播种的时候,菌种要均匀撒在培养料上,再盖一层薄薄的土,保持湿润。
出菇期间得特别注意通风,不然二氧化碳浓度高了,菇柄会变得特别长,卖相就差了。采收的时候要轻拿轻放,别伤到菌丝,不然下一茬就长不好了。
熟料栽培双孢菇技术
熟料栽培说白了就是用发酵好的培养料来种双孢菇,比生料栽培成功率要高不少。首先得把稻草、麦秸这些原料切碎,加水湿润,然后堆起来发酵。发酵期间温度会升到70℃左右,这时候得翻堆,让料堆内外均匀发酵。一般翻3-4次,等料堆没有氨味了,颜色变成棕褐色,就说明发酵好了。
播种的时候,菌种用量一般是培养料的5%-10%。可以分层播种,也可以混播,看个人习惯。播完种后,得保持温度在24℃左右,让菌丝快速生长。等菌丝长满培养料了,再覆土。覆土要用透气性好的壤土,厚度2-3厘米就行。
出菇期间,温度要降到16-18℃,湿度保持在85%左右。每天早晚喷水,但别喷太多,以免积水烂菇。一般覆土后15-20天就能看到小菇蕾了,这时候要特别注意通风,不然容易长成畸形菇。
双孢菇怎么种植
新手种双孢菇,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太心急。首先得把培养料准备好,稻草、麦秸这些都得粉碎,然后加水拌湿,堆起来发酵。发酵期间要经常检查温度,太高了就得翻堆。等料堆没有臭味了,颜色变深了,就可以用了。
播种的时候,菌种要选质量好的,别贪便宜买劣质菌种。播种量要适中,太多了浪费,太少了长不满。播完种后,温度控制在24℃左右,湿度80%,让菌丝快速生长。等菌丝长满了,再覆土。覆土要用干净的壤土,别用带病菌的土。
出菇期间,温度要降到16-18℃,湿度保持在85%-90%。每天喷水要均匀,别喷太多,以免烂菇。通风也很重要,不然菇柄会变得特别长,卖相不好。采收的时候要轻拿轻放,别伤到菌丝。采完一茬后,要清理干净菇床,准备下一茬。
气候与土壤要求
双孢菇喜欢凉爽湿润的环境,温度最好在16-22℃之间,太高了容易长杂菌,太低了长得慢。湿度要保持在80%-90%,太干了菇盖容易开裂,太湿了又容易烂根。土壤得选疏松透气的,最好是腐殖质丰富的培养料,比如稻草、麦秸、玉米芯这些。
品种选择
双孢菇的品种很多,新手建议选抗病性强、产量高的品种,比如A15、2796这些。买菌种的时候要选正规厂家的,别贪便宜买劣质菌种。菌种要闻起来有蘑菇的清香,没有异味,菌丝洁白浓密。
育苗与定植
育苗可以用塑料袋或者穴盘,温度控制在24℃左右,湿度80%。等菌丝长满了,就可以定植了。定植的时候,培养料要铺平,菌种要均匀撒播。覆土要用干净的壤土,厚度2-3厘米。
水肥管理
双孢菇对水肥要求不高,主要是保持湿度。每天喷水要均匀,别喷太多,以免积水烂菇。施肥可以用一些有机肥,比如腐熟的鸡粪、牛粪,但别用太多,以免烧菌。
修剪与整枝
双孢菇一般不需要修剪,但要及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