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到长果桑种植,首先得聊聊产量这回事儿。说实话,很多新手种植户都容易陷入一个误区——以为种下去就能大丰收。但现实往往很骨感啊!我见过不少朋友第一年亩产才几十斤,急得直跳脚。其实关键在于前期的品种选择和种植密度。每亩种植80-100株比较合适,太密了反而影响通风采光。还有个冷知识:长果桑的产量和枝条年龄密切相关,2-3年生的结果枝才是主力军。所以头两年别太着急,把树养壮实了才是王道。施肥方面,我发现很多农户特别喜欢猛下氮肥,结果枝条疯长就是不结果。建议多用有机肥配合磷钾肥,这样果子才能又大又甜。
为什么台湾长果落果严重,需要怎样处理?长果桑种植技术和产量_百度...
这个问题可算问到点子上了!去年我去台湾考察,发现当地果农最头疼的就是落果问题。经过观察,我发现主要原因有三个:一是花期遇到连续阴雨,授粉不良;二是营养失衡,特别是缺钙;三是病虫害导致。解决方法嘛,首先得做好排水,花期遇到雨天可以人工辅助授粉。其次要注重钙肥补充,我建议在幼果期喷施螯合钙,效果立竿见影。最关键的还是病虫害防治,特别是果蝇和炭疽病,后面我会详细说。对了,还有个土办法——适当控水。果实膨大期保持土壤适度干旱,反而能减少落果,神奇吧?
长果桑种植技术
咱们从头说起哈。选地要选阳光充足、排水好的地方,长果桑最怕积水烂根。土壤pH值最好在6.0-7.5之间,太酸了得撒点石灰调节。定植时间以春季为佳,挖个60cm见方的坑,施足底肥再栽苗。说到浇水,新手常犯两个极端:要么旱死要么涝死。其实长果桑比较耐旱,除了幼苗期和果实膨大期需要保证水分,其他时候宁干勿湿。修剪方面要注意培养开心形树冠,保留3-4个主枝,把内膛枝、交叉枝都剪掉。记住口诀:"冬剪骨架春剪花,夏控旺长秋保芽"。对了,最近很流行大棚种植,确实能提早上市,但要注意通风,否则容易得白粉病。
台湾长果桑一年结几次果?
这个问题可有意思了!在台湾,长果桑一般能结2-3茬果,管理好的甚至能达到4次。但我要泼个冷水——结得次数多不等于效益高。第一茬果(3-4月)品质最好,价格能卖到50-60台币/斤;后面几茬果因为天气变热,容易发酸,价格直接腰斩。所以现在聪明的果农都搞"疏果管理",主动放弃部分夏果,集中营养培育冬果。我认识个台南的老农,他通过控梢修剪+补光技术,硬是在元旦前后种出了"反季节果",价格翻了三倍!不过这套技术门槛比较高,新手建议还是先把基本功练好。
其他
气候与土壤要求:长果桑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,最适生长温度20-30℃。冬季能耐短暂-5℃低温,但持续低温会影响来年产量。土壤以疏松肥沃的沙壤土为佳,黏重土壤要掺入河沙改良。
品种选择:新手推荐"台农72号",抗病性强、果实大。追求甜度的可以选"蜜糖",但管理难度较高。北方地区建议选择"北丰"等耐寒品种。
病虫害防治(重点):
1. 桑天牛:最头疼的害虫!幼虫钻蛀树干,防治要"三管齐下":5月成虫期挂诱捕器,7月幼虫期用敌敌畏棉球塞虫孔,冬季清园时人工挖除卵块。
2. 炭疽病:雨季高发,叶片出现褐色病斑。预防关键在通风,发病初期用咪鲜胺+代森锰锌交替喷施。
3. 果蝇:果实膨大期就要开始防治,挂黄色粘板+糖醋液诱杀,套袋是最有效的物理防治方法。
采收与储存:果实由红转紫黑时采收,最好在清晨进行。采收后立即预冷,2-4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