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到沙棘树苗的种植,这可是个技术活儿!首先得选对苗子,就像找对象一样重要。我建议选择1-2年生、高度在30-50厘米的健康苗木,根系要发达,没有病虫害痕迹。种植时间嘛,北方地区最好在春季3-4月,南方可以适当提前。
种植前得给土地来个"大扫除"——整地。深翻30-40厘米,把杂草、石块都清理干净。挖坑的时候,坑的大小要比苗木根系大一圈,一般50×50×50厘米就够用。坑里先垫上10厘米厚的腐熟有机肥,再盖一层5厘米的土,这样能避免肥料直接接触根系造成"烧根"。
栽苗的时候有个小技巧:把苗木放在坑中央,扶正后慢慢填土,填到一半时轻轻提一下苗,让根系自然舒展。最后把土踩实,浇透定根水。记住啊,栽植深度要比原来在苗圃时深2-3厘米,这样更抗旱。种完后最好在树干周围铺层秸秆或地膜,既能保墒又能防杂草。
沙棘果种植技术有哪些
种沙棘果可不是随便挖个坑埋了就完事的!首先得知道,沙棘是雌雄异株植物,就像人类分男女一样。所以种植时一定要搭配好雌雄株比例,通常8:1就够用,也就是说种8棵雌株配1棵雄株,这样才能保证授粉结果。
说到品种选择,这可是个大学问。北方地区推荐"向阳"、"楚伊"等抗寒品种;南方可以选择"巨人"、"橙色奇迹"这些喜温品种。我见过不少新手犯的错误就是品种选不对,结果种了三年都不结果,急得直跺脚!
管理上要注意,沙棘虽然耐贫瘠,但要想高产还是得下点功夫。春季萌芽前要追施氮肥,促进新梢生长;花期前后增施磷钾肥,提高坐果率。浇水要掌握"见干见湿"的原则,特别是果实膨大期不能缺水,但也不能积水,否则容易烂根。
采收也有讲究,沙棘果成熟期在9-10月,果皮变橙红色、稍微变软时就可以采收了。千万别等全熟,否则一碰就破,损失惨重。采收时最好戴手套,因为枝条上有刺,别问我怎么知道的——都是血泪教训啊!
人工种植沙棘果质量下降的原因
最近总听种植户抱怨,说现在的沙棘果没有以前的好吃了,个头也小了。这事儿我琢磨了很久,发现主要有几个原因:
首先是品种退化问题。很多农户为了省钱,年复一年地用自家树上采的种子育苗,结果品质一代不如一代。这就好比近亲结婚,能不出问题吗?建议每隔5-6年就要更换一次优质种苗。
其次是施肥不当。现在大家都图省事,猛施化肥,特别是氮肥过量,导致果实虽然个头大,但风味淡、维生素含量低。我认识一个老农,他坚持用羊粪和豆饼肥,种出的沙棘酸甜适口,卖的价格比别人高出一截。
还有个容易被忽视的原因就是采收过早。有些商家为了抢占市场,让农户提前采收,结果果实没完全积累养分,品质自然打折扣。这就跟没熟透的西瓜一样,看着红,吃着没味。
最后是病虫害防治过度。一看见虫子就拼命打药,农药残留影响品质不说,还杀死了很多有益昆虫。其实沙棘本身抗性很强,很多情况下完全可以采用生物防治或者物理防治方法。
气候与土壤要求
沙棘这玩意儿真是个"硬骨头",适应性特别强。从-40℃的严寒到40℃的高温都能活,但最适合生长的温度是15-25℃。年降水量400-800毫米的地区最理想,不过就算干旱点也没事,它的根系能扎到地下3米深找水喝!
土壤方面,沙棘不挑食,连盐碱地都能种。但要说长得好,还是疏松透气、pH值6-7.5的沙壤土最合适。我见过有人在河滩地上种沙棘,长得那叫一个旺!不过要注意,黏重板结的土壤和低洼积水地可不行,容易烂根。
品种选择
选品种这事儿可得慎重,就像买衣服要分季节一样。北方寒冷地区推荐"阿尔泰新闻"、"卡图尼礼品"这些抗寒品种;温暖地区可以考虑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