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农友

黄芪南方种植技术


小农友 107

说到黄芪种植,老铁们可别以为随便挖个坑埋点土就能种好。这玩意儿在南方种植,讲究可多着呢!首先得选对地方,黄芪喜欢阳光充足的环境,但也不能太晒,就像我们南方人一样,既想晒太阳又怕晒黑,你说矛盾不矛盾?土壤方面,最好是疏松肥沃的沙壤土,pH值在6.5-7.5之间最合适。要是土壤太黏重,黄芪的根就长不好,就像穿小鞋一样憋屈。

我认识一个广西的老农,种黄芪特别有一套。他说南方种植最关键的是排水要好,因为黄芪最怕积水烂根。他家的地都是起高垄种植,雨季来的时候,水哗哗地流走,黄芪根长得那叫一个壮实。不过话说回来,现在南方气候越来越极端,夏天动不动就40度高温,这对黄芪来说确实是个挑战。

黄芪种子什么时候播种

关于播种时间这个问题,我发现很多新手种植户都容易踩坑。在南方地区,最佳播种时间其实是春季3-4月份,这时候气温回升但还不算太热。不过具体时间还得看当地气候,就像广东和湖南的播种时间可能就要差个十天半个月。

种子处理是个技术活,我建议先用温水浸泡12小时,然后拌上细沙搓一搓,把种皮磨破一点。这个操作要温柔点,就像给婴儿擦脸一样,太用力种子就废了。播种深度控制在2-3厘米,太深了苗子钻不出来,太浅了又容易被鸟吃掉。对了,播种前最好用多菌灵拌种,预防苗期病害,这个钱不能省!

黄芪南方种植技术-1

黄芪要如何种植?正确的栽培技术是什么?

说到栽培技术,我可得好好唠唠。首先整地要精细,把地整得跟发糕一样松软。基肥要用腐熟的农家肥,每亩2000-3000公斤,再配上50公斤过磷酸钙。记住啊,千万别用没腐熟的粪肥,不然烧根烧得你怀疑人生。

定植密度很关键,行距30-40厘米,株距20厘米左右。太密了通风不好容易生病,太稀了又浪费地。移栽时要带土坨,就像搬家要带着老家当一样,这样缓苗快。定植后要及时浇定根水,但别浇太多,南方湿度大,水多了反而坏事。

种植黄芪,该如何管理?

管理这块学问可大了!水肥管理要讲究"少吃多餐",追肥3-4次,前期以氮肥为主,后期增施磷钾肥。浇水要看天吃饭,雨季要注意排水,旱季要及时灌溉,但千万别在中午浇水,叶子会被烫伤的!

修剪整枝也很重要,要及时摘除过密枝和病弱枝,保持通风透光。我见过有人舍不得剪,结果黄芪长得跟鸡窝一样乱,最后病虫害一大堆。打顶控旺要在株高30厘米左右进行,促进根系发育。记住啊,黄芪是靠根吃饭的,地上部分长得太旺反而不好。

黄芪3年亩产多少斤,种植条件和技术

说到产量这个问题,我得先泼盆冷水。在南方种植黄芪,3年生的亩产干品一般在300-500斤左右,跟北方比确实差一些。如果管理得当,选对品种,达到600斤也不是不可能。我认识一个云南的种植户,他家用的是改良品种,加上精细管理,3年亩产达到了580斤,在当地都成明星户了。

种植条件前面都说过了,这里再强调几个关键技术:一是要选耐湿热的品种,南芪1号";二是要做好病虫害防治,南方病虫害比北方多得多;三是要掌握好采收时间,一般在秋季叶片开始发黄时采收,这时候有效成分含量最高。储存时要防潮防霉,最好用编织袋装,放在通风干燥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