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春大棚甘蓝的种植时间一般选择在12月下旬到翌年1月上旬这段时间。这个时间段内,虽然外界温度较低,但大棚可以提供相对温暖的小环境,有利于甘蓝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。
种植方法上,首先要进行育苗。选择肥沃、疏松、排水良好的土壤作为苗床土,将种子均匀撒播在苗床上,然后覆盖一层薄土,厚度约为0.5厘米左右。为了保证种子顺利发芽,要在苗床上覆盖地膜,这能起到保温保湿的作用。当幼苗长出两片真叶时,就可以开始间苗了,间苗的时候要拔除那些弱小、有病虫害迹象的幼苗,保持幼苗之间适当的间距,一般为3 - 5厘米。随着幼苗逐渐长大,当长到4 - 5片真叶时,就可以准备移栽定植了。定植前要对大棚内的土地进行深耕细作,施足基肥,每亩可施用腐熟的农家肥3000 - 4000千克,再配合一定量的氮磷钾复合肥。定植时按照株距30 - 35厘米、行距50 - 60厘米的标准来种植甘蓝幼苗,定植后要及时浇透水,以确保幼苗成活。
甘蓝拱棚春早熟栽培怎样进行?
甘蓝拱棚春早熟栽培是提高甘蓝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。在拱棚的搭建方面,要根据地块的大小和地形合理规划。一般拱棚的高度在1.5 - 2米左右,宽度在4 - 6米为宜。搭建材料可以选择竹竿或者钢管等,要注意拱棚的牢固性,因为春季风较大,如果拱棚不牢固很容易被吹坏。
对于甘蓝的品种选择,应挑选适合早熟栽培的品种,如中甘11号等。这类品种具有生长周期短、耐低温等特点,能够适应早春拱棚内的环境。在拱棚内的管理上,温度控制是关键。白天拱棚内的温度要保持在15 - 25℃之间,夜间不低于5℃。可以通过调节通风口的大小来控制温度,当温度过高时,及时打开通风口散热;温度过低时,则要关闭通风口,并且可以在拱棚内加设小拱棚或者覆盖草苫等保温措施。水分管理也很重要,要根据土壤的干湿情况适时浇水。在甘蓝生长前期,由于根系比较弱,浇水要少而勤,每次浇水量不宜过多,以免造成沤根现象。随着甘蓝的生长,需水量逐渐增加,到了莲座期和结球期,要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,但也不能积水。在施肥方面,除了定植时施入的基肥外,还要根据甘蓝的生长情况进行追肥。一般在莲座期追施一次氮肥,促进叶片生长;结球期追施一次磷钾肥,有助于结球紧实。要注意防治病虫害,像霜霉病、软腐病以及菜青虫等常见病虫害。对于霜霉病,可以在发病初期使用百菌清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;对于菜青虫,可以用苏云金杆菌等生物农药进行防治,既环保又安全。
大棚甘蓝种植技术是什么
大棚甘蓝种植技术是一套综合性的技术体系。从选种开始就很重要,优质的种子是高产的基础。要选择抗病性强、产量高、品质好的品种,例如中甘21等。种子在播种前最好进行消毒处理,可以用多菌灵等药剂浸泡种子一段时间,这样可以减少后期病害的发生。
在大棚内的土壤管理方面,要注重土壤的改良。甘蓝喜欢生长在肥沃、疏松、透气性好的土壤中。如果土壤质地较差,可以增施有机肥,改善土壤结构。深耕土地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,深耕可以增加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保肥能力。一般深耕深度在25 - 30厘米左右。在肥料的运用上,遵循平衡施肥的原则。除了前面提到的基肥施用外,不同生长期对肥料的需求不同。比如在甘蓝生长前期,氮肥需求相对较多,可以适当增加尿素等氮肥的施用量;而在生长后期,则要控制氮肥的施用,增加磷钾肥的比例。光照对于甘蓝的生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