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到种生姜,老农们都知道"三分种七分管"的道理。首先得选对地方,生姜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,最怕积水烂根。我去年在自家后院试种了一小块地,结果发现排水不好的地方全烂了,心疼死我了!
土壤要选疏松肥沃的沙壤土,pH值5.5-6.5最合适。记得我邻居老王非要在他家黏土地上种姜,结果长出来的姜块又小又畸形,跟营养不良似的。整地时要深耕30厘米左右,每亩施入腐熟农家肥3000-5000公斤作基肥。
品种选择很关键,新手建议从"鲁姜1号"、"莱芜大姜"这些抗病性强的好品种开始。我第一年种的时候贪便宜买了不知名品种,结果病虫害一大堆,差点没把我整崩溃。
生姜种植方法和最佳时间
种姜这事儿,时机把握太重要了!南方一般在3-4月,北方4-5月,地温稳定在15℃以上才能下种。记得去年我们村有个急性子,2月底就急着种下去,结果遇上倒春寒,种姜全冻坏了,哭都没地方哭去。
种植前要把种姜放在25℃左右的环境里催芽,等芽长到1-2厘米时切块,每块保留1-2个壮芽。下种时株距20-25厘米,行距50-60厘米,深度5-8厘米。我习惯把芽朝上放,这样出苗整齐。
出苗后要及时遮阴,生姜最怕暴晒。可以用遮阳网,或者像我一样在姜地边上种几排玉米遮阴,一举两得。不过要注意玉米不能种太密,不然抢养分就得不偿失了。
仔姜施肥技巧
施肥这事儿,讲究"少吃多餐"。生姜生长期长,追肥要分4-5次进行。我总结了个顺口溜:"苗期轻,盛长期重,后期控"。第一次追肥在苗高10厘米时,每亩施尿素5-8公斤;第二次在分蘖期,加施钾肥;第三次在姜块膨大期,这可是关键时期!
我去年试验过生物有机肥和化肥配合使用,效果出奇的好。具体做法是:基肥用腐熟鸡粪+复合肥,生长期追施腐殖酸水溶肥,姜块膨大期喷施磷酸二氢钾叶面肥。这样种出来的姜不仅产量高,而且品质特别好,卖相一级棒!
不过要注意,8月以后就要控制氮肥了,不然姜块不耐储存。我有个朋友就是太贪心,9月份还猛施氮肥,结果收获的姜放一个月就烂了一半,血亏!
气候与土壤要求
生姜是个娇气的主儿,温度要求特别严格。生长适温25-28℃,低于15℃就停止生长,霜冻直接要命。湿度要保持在70%-80%,太干姜块长不大,太湿又容易烂根。我去年装了个简易温湿度计,随时监测,效果不错。
土壤方面,最好是土层深厚、疏松透气、富含有机质的沙壤土。黏重土壤必须改良,可以掺入河沙和腐殖土。有个小窍门:种姜前种一茬绿肥翻压,能显著改善土壤结构。我试过种紫云英,效果杠杠的!
品种选择
新手建议选择抗病性强、适应性广的品种。除了前面提到的"鲁姜1号",还有"广东疏轮大肉姜"、"安徽铜陵白姜"都不错。如果想种仔姜,可以选"四川竹根姜",这个品种仔姜产量高,味道鲜美。
千万别像我表弟那样,网上看到"超级姜王"就冲动下单,结果种出来跟普通姜没啥区别,还特别容易生病。买种姜一定要找正规渠道,最好去当地农技站购买。
育苗与定植
育苗很关键!要选饱满无病、芽眼健康的姜块作种。我习惯用多菌灵浸泡20分钟消毒,然后晾干催芽。催芽温度保持在20-25℃,湿度80%左右。可以用湿沙埋藏法,我是在泡沫箱里铺湿毛巾,效果也不错。
定植时要看天气,连续晴天最好。我一般选在下午3-4点定植,避开正午高温。定植后要立即浇透水,但别浇太多,否则容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