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到种竹笋啊,可不像种白菜那么简单。首先得选对地方,竹笋最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,就像我们四川这种"巴适"的气候就特别合适。土壤要选疏松肥沃的,pH值在5.5-6.5之间最好,就跟挑对象一样,得门当户对才行。
育苗这块儿,我建议新手直接买现成的竹苗,省时省力。要是非要自己育苗,记得选1-2年生的健康母竹,截成30-40厘米的竹段,泡水3-5天再种。定植的时候,株距保持3米左右,行距4米,给它们留足"私人空间"。种下去后一定要浇透水,就像给新娘子下聘礼一样不能马虎。
甜竹笋高产种植技术
甜竹笋可是市场上的香饽饽,价格比普通竹笋高出一大截。要种好甜竹笋,关键在品种选择。我推荐"台湾甜竹"或者"麻竹",这两个品种甜度高、产量稳,就像考试时的"保送生"一样靠谱。
施肥这块儿特别讲究,甜竹笋就是个"吃货"。基肥要用足有机肥,每亩3-4吨,就像给运动员吃营养餐。追肥要分三次:出笋前、出笋期和笋后恢复期。记住一个口诀:"春施氮、夏施钾、秋冬磷钾一起加"。浇水要见干见湿,不能太勤快,否则甜度会下降,就跟溺爱孩子一样适得其反。
竹笋高产种植方法有哪些
想要竹笋高产,方法可多了去了。首先说说"覆盖法",这个特别适合北方地区。冬天用稻草或者薄膜覆盖,能保温保湿,让竹笋提前上市,卖个好价钱。我邻居老张去年就这么干的,比往年多赚了万把块钱。
其次是"留笋养竹"技术。简单说就是每年留一定数量的健壮竹笋养成新竹,保持竹林年轻化。就像公司要不断引进新鲜血液一样。一般保留30%左右的笋养竹最合适。还有个"轮伐制",把竹林分成几个区轮流采笋,这样年年都有稳定产量,跟工厂的流水线似的。
毛竹笋竹两用林丰产培育技术 毛竹笋高产种植技术
毛竹可是个"多面手",既能产笋又能成材。要搞两用林,密度控制是关键。我建议每亩留立竹150-180株,就像公交车上的座位,太挤了谁都长不好。采笋时要"手下留情",每株母竹周围留2-3个健壮笋养成新竹。
修剪整枝特别重要,每年都要给竹子"理发"。把老弱病残的枝条剪掉,保留3-4年生的壮竹。就像给果树疏花疏果一样,舍得剪才能长得好。还有个秘诀是"开山",就是每年秋冬在竹林里翻土,深度20厘米左右,这招能让来年笋产量提高20%以上。
病虫害防治要特别注意
竹笋的病虫害可不少,防不好一年的辛苦就白费了。先说最烦人的竹蚜虫,这玩意儿繁殖快得跟网红带货似的。发现少量时可以用肥皂水喷,严重了就得用吡虫啉。记得轮换用药,不然虫子会产生抗药性。
竹螟也是个狠角色,专吃嫩笋。防治要抓准时机,在成虫羽化期用黑光灯诱杀,幼虫期喷苏云金杆菌。我去年试过在竹林里养鸡,它们特别爱吃这些害虫,一举两得。还有笋腐病,多发生在雨季,预防要用波尔多液,发病后赶紧把病笋挖掉烧毁,别舍不得。
采收储存有讲究
采笋要看准时候,一般在笋尖露出地面15-20厘米时最合适。太早了产量低,太晚了口感老。采收最好在清晨,这时候笋最鲜嫩。记得用专用笋铲,斜着往下挖,别伤到竹鞭,就跟考古似的要小心翼翼。
储存方面,鲜笋最好现采现卖。如果要存放,可以沙藏或者冷藏。我试过一个土办法:把笋埋在湿润的细沙里,能保鲜一周左右。加工的话,做成笋干或者罐头都不错,就像给竹笋穿上"防护服",能保存更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