切花月季这个"花中皇后"啊,其实是个挺娇气的主儿。它最喜欢15-25℃的温度,太热会蔫儿,太冷会僵。我有个朋友在广东种月季,夏天差点没把他愁死,天天得给花儿遮阳。光照方面,每天至少6小时,但正午的太阳又太毒,得适当遮阴。说到土壤,这家伙可挑食了,喜欢疏松肥沃的微酸性土壤,pH值5.5-6.5最合适。你要是随便挖点园土就种,那花儿肯定给你脸色看。
繁殖这块儿,最常用的就是扦插了。选半木质化的枝条,剪成10-15cm长,留2-3片叶子。我习惯用生根粉蘸一下,插在珍珠岩和蛭石混合的基质里。记得保持湿度,但别太湿,否则烂给你看。大概20天左右就能生根,这时候千万别急着移栽,等根系发达点再说。
切花月季花的特点和种植方法?
切花月季最大的特点就是花枝长、花型美、瓶插期长。不像那些庭院月季开得热闹但花期短,切花品种往往单枝开花,但每一朵都是精品。我特别喜欢'雪山'这个品种,纯白的花瓣层层叠叠,插在花瓶里能保持10天以上。
种植方法要特别注意密度。新手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种得太密,结果通风不良,病虫害全来了。建议株距30-40cm,行距50-60cm。定植前一定要深翻土壤,混入腐熟的有机肥。我一般会在坑底铺层腐叶土,再撒点骨粉,这样根系长得特别旺。
浇水是个技术活。很多人以为月季喜欢水就拼命浇,结果烂根了。其实应该"见干见湿",等表土2-3cm干了再浇透。早晨浇水最好,避免夜间叶片积水引发病害。
切花月季的繁殖方法都有什么?
除了前面说的扦插,其实繁殖方法还挺多的。嫁接是比较专业的方法,常用野蔷薇做砧木。我去年尝试过T形芽接,成功率大概70%,不算太高。压条法适合枝条比较柔软的品种,把枝条压入土中,等生根后剪断移栽。这个方法成功率很高,就是比较费时间。
种子繁殖一般育种时才用,因为实生苗性状不稳定。不过我有次突发奇想播了些种子,长出来的月季居然开出了从来没见过的花色,也算是意外惊喜了。
组织培养是现在商业化生产的主流方法,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性状一致的苗子。不过这个需要专业设备,咱们小农户玩不转。建议还是老老实实用扦插,既简单又经济。
切花月季的栽培技术
栽培切花月季就像照顾一个任性的女朋友,得时刻关注她的需求。施肥要"少量多次",生长季每10-15天施一次稀薄液肥。我习惯用鱼蛋白肥和磷酸二氢钾交替使用,这样花又大又艳。
修剪是门艺术。冬季要重剪,留3-5个主枝,每枝留2-3个芽。平时要及时剪除残花,在花下第二片五小叶上方斜剪。这样既能保持株型美观,又能促进新枝萌发。
说到病虫害,那可真是月季种植者的噩梦。白粉病最烦人,我的经验是用小苏打水(1升水+5克小苏打)每周喷一次预防。红蜘蛛要用阿维菌素,蚜虫就用吡虫啉。记住啊,农药要轮换使用,否则害虫会产生抗药性。
采收也有讲究。最好在早晨或傍晚进行,选择花蕾刚刚开始绽放的枝条。剪下后立即插入清水中,放在阴凉处2-3小时让花儿吸水。储存温度控制在2-4℃,湿度90%左右。这样处理过的切花,拿到市场上绝对能卖个好价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