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到种玉米,其实挺讲究时机的。在我们北方,一般4月中下旬到5月初是最佳播种期,这时候地温稳定在10℃以上,种子发芽才有保障。南方地区可以适当提前,3月底4月初就能种了。不过具体时间还得看当地气候,千万别跟风,隔壁老王家种了你就跟着种,万一遇到倒春寒就完犊子了。
播种方法嘛,现在主流有两种:一种是机械播种,效率高,行距均匀;另一种是人工点播,适合小面积种植。我建议新手先用人工方法练练手,等熟悉了再用机械。播种深度控制在3-5厘米,太浅容易干旱,太深出苗困难。种子间距20-25厘米,行距60厘米左右,这样既节省种子,又能保证通风采光。
有个小窍门:播种前把种子晒1-2天,能提高发芽率。播种后要适当镇压,让种子和土壤紧密接触。出苗后要及时查苗补苗,保证田间苗齐苗壮。记住啊,玉米是"三分种七分管",种下去只是开始,后面的管理才是重头戏。
怎样正确运用小麦套种玉米技术?
这个套种技术在我们农村可是老把式了,能充分利用土地和生长季节,提高单位面积产量。具体操作是这样的:在小麦收获前15-20天,趁着麦田还有一定遮阴作用时,在麦行间播种玉米。这时候小麦已经进入灌浆后期,不会和玉米争养分,反而能给玉米幼苗遮阴,减少水分蒸发。
关键点来了:套种时要选择早熟、株型紧凑的小麦品种和高产、抗倒伏的玉米品种。播种玉米时要注意行距,一般在小麦行间每隔2-3行麦子种一行玉米。播种深度要比单作深一些,因为麦田土壤比较紧实。等小麦收获后,要及时清理麦茬,给玉米追肥。
我去年试过这个技术,效果真不错。玉米比单作的早熟7-10天,而且因为利用了小麦的遮阴效应,苗期长势特别好。不过要注意,套种田的病虫害防治要更上心,因为作物多了,病虫害也容易交叉感染。建议定期巡查,发现问题及时处理。
什么是小麦套种玉米间种大豆栽培技术?
这个技术听着复杂,其实就是把三种作物科学搭配种植。具体操作是:先种小麦,等小麦快成熟时套种玉米,然后在玉米行间再间作大豆。相当于一块地同时长着三种作物,但它们的生长高峰期是错开的,不会互相影响。
为什么要这么折腾呢?大豆是豆科作物,能固氮肥田,减少化肥用量;三种作物根系分布不同,能充分利用不同土层的养分;这种立体种植模式能有效抑制杂草,减少除草剂使用。简直就是生态农业的典范啊!
实施时要注意:小麦选择矮秆早熟品种,玉米用中晚熟品种,大豆选耐阴品种。三种作物的行比一般是6:2:2,也就是6行小麦,2行玉米,2行大豆。管理上要特别注意水肥调控,因为三种作物需肥需水规律不同。建议采用滴灌系统,分区控制灌溉量。
玉米种植流程及管理方法
种玉米这事儿,说简单也简单,说复杂也复杂。咱们从头捋一捋:首先是整地,秋收后要深翻晒垡,春天再细耙整平。播种前7-10天施足底肥,每亩用腐熟有机肥3-5方,复合肥40-50公斤。播种后5-7天就能出苗,这时候要查苗补苗。
苗期管理很关键,3-5叶期间苗定苗,去除弱苗病苗。6-8叶期追第一次肥,以氮肥为主。大喇叭口期是需水需肥高峰期,这时候缺水缺肥直接影响产量,一定要保证水肥供应。抽雄前后要注意防治玉米螟,可以用生物农药苏云金杆菌喷雾。
说到收获,不能光看叶子黄了就急着收。正确做法是等籽粒乳线消失,出现黑层后再收获,这样产量和品质最好。收获后要及时晾晒,水分降到14%以下才能入库储存。对了,现在很多地方推广秸秆还田,这是个好办法,能改善土壤结构,但要注意粉碎要细,翻埋要深,否则影响下茬播种。
气候与土壤要求
玉米和小麦